1. 行業動態

      水輪機進水球閥移動密封維護工藝研究

      水輪機進水球閥移動密封維護工藝研究

      0 引言

      水輪機進水球閥是抽水蓄能機組必備的核心部件,由於工況複雜、機組啓停頻繁,球閥的密封直接關係到機組的運行效率和安全[1]。國內某大型抽水蓄能電站發生工作密封故障報警,移動密封環投入及退出困難,嚴重影響機組運行[2]。經過分析需更換移動密封環,本文將從更換移動密封環的工藝方法、工藝關鍵點、檢測方法、壓力試驗等方面進行研究。

      1 球閥密封結構簡介

      球閥密封分爲上遊檢修密封和下遊工作密封[3],如圖1所示兩側結構基本相同。檢修密封一般在機組檢修時投入使用,保證檢修安全,保證地下廠房安全;工作密封在機組運行時投入使用,可以減少水力損失,提高機組運行效率[4]。

      圖1 球閥密封結構示意圖

      圖1 球閥密封結構示意圖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2 移動密封環更換的工藝方法及關鍵點

      由於移動密封環投入及退出困難,故其拆卸工藝方法將是難點所在。根據難點所在制定工藝方案,準備需要使用的工具。

      2.1 工藝方案實施

      (1) 首先檢修密封投入,檢修密封機械鎖定投入。

      (2) 對蝸殼、球閥進行排水作業。

      (3) 滿足開工條件後,依次拆除伸縮節、密封座等部件。

      (4) 拆除移動密封環。

      方案一是使用移動密封環上四個起吊孔,配合四個5 t手拉葫蘆同步將移動密封環緩慢取出。

      方案二是使用移動密封環上四個起吊孔,配合螺桿、壓板和千斤頂將移動密封環緩慢取出。

      經過實際驗證如圖2所示,使用手拉葫蘆方案未能將移動密封環取出。如圖3所示,使用千斤頂方案成功將移動密封環取出。

      圖2 手拉葫蘆方案

      圖2 手拉葫蘆方案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圖3 千斤頂方案

      圖3 千斤頂方案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(5) 檢查密封座、下遊密封環及各鋪焊部位是否有研傷、劃痕、鏽蝕等,全面進行清理,對鏽蝕部位進行打磨拋光,對劃痕研傷部位進行補焊打磨,表面探傷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。

      (6) 更換新移動密封環、密封圈,回裝各部件。

      (7) 進行移動密封環壓力試驗、動作實驗。

      2.2 工藝關鍵點

      (1) 檢修密封機械鎖定投入時需按照圖紙要求的力矩值操作,保證機械鎖定的安全性。

      (2) 各部件拆卸前應做好相應標記,方便回裝。

      (3) 裝拆過程中,應使用膠皮、木方防護,避免研磨傷、磕碰傷等現象產生。

      (4) 每次裝拆都有研傷密封的風險,故裝拆之前需對容易產生劃痕的部位,特別是引導段,倒角等部位應沿水流方向打磨光順,如圖4所示。因鏽蝕產生的較大凹坑打磨不夠光順,會導致密封研傷。

      (5) 伸縮段與伸縮節之間間隙應調整均勻,否則容易漏水。

      圖4 密封研傷照片

      圖4 密封研傷照片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2.3 原因分析

      經分析,導致移動密封環投退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兩條:

      (1) 移動密封環與球閥閥體之間存在一個大約ϕ5 mm的研點,導致投退困難。

      (2) 由於工地現場無大型數控立車、鏜牀等設備,使用激光跟蹤儀對移動密封環、密封座幾何尺寸進行測量,發現移動密封環變形較大,導致投退及裝拆困難。

      (3) 如圖5、圖6所示,移動密封環上的密封失效,已經基本無彈性,需更換。

      圖5 移動密封環測量數據

      圖5 移動密封環測量數據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圖6 移動密封環上的密封失效

      圖6 移動密封環上的密封失效   下載原圖


      3 結語

      經過對國內某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進水球閥移動密封問題進行處理,對更換移動密封環的工藝方法、工藝關鍵點、檢測方法、壓力試驗等方面進行研究。目前該機組球閥已經平穩運行兩年時間,表明此工藝方法處理是正確的,爲後續其他機組出現同類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。


      上一條:海綿鈦冶煉用高溫耐磨球閥的設計 下一條:溧陽抽水蓄能電站球閥開啓異常的分析及處理方法